-
-6 16
- 威德尔海
威德尔海
是南极的边缘海,南大西洋的一部分。它位于南极半岛同科茨地之间,最南端达南纬83°,北达南纬70°至77°,宽度在550千米以上。[1]威德尔海的南部大陆棚,宽约480公里(300哩)。大陆棚与大陆坡交界处,海深约500公尺。海域属极地气候。动物有企鹅、威德尔氏海豹、海燕等。全世界的大洋底部冷水有一半以上源出南极海域,其中大部分即产生于威德尔海。表层海流以顺时针方向运动,沿科茨地西南流,再沿南极半岛北流,最后与西风漂流汇合。[2]
编辑本段
名称由来
英国探险家和猎海豹者詹姆斯·威德尔(James Weddell)于1823年2月20日乘「珍妮号」帆船,从南奥克尼群岛出发,
威德尔海风光集萃(20张)向东南方向航行,最远到达南纬74°15′,西经34°17′。1900年以发现者威德尔的名字命名该海域。[2]
编辑本段
南极魔海
威德尔海
一提起魔海,人们自然会想到大西洋上的百慕大“魔鬼三角”,这片凶恶的魔海,不知吞噬了多少舰船和飞机。它的“魔法”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、科学家们众说纷纭,至今还是一个不解之谜。然而在南极,也有一个魔海,这个魔海虽然不像百慕大三角那么贪婪地吞噬舰船和飞机,但它的“魔力”足以令许多探险家视为畏途,这就是威德尔海。
魔海威德尔海的魔力首先在于它流冰的巨大威力。南极的夏天,在威德尔海北部,经常有大片大片的流冰群,这些流冰群像一座白色的城墙,首尾相接,连成一片,有时中间还漂浮着几座冰山。有的冰山高一两百米,方圆二二百平方千米,就像一个大冰原。这些流冰和冰山相互撞击、挤压,发出一阵阵惊天动地的隆隆响声,使人胆战心掠。船只在流冰群的缝隙中航行异常危险,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流冰挤撞损坏或者驶人“死胡同”,使航船永远留在这南极的冰海之中。1914年英国的探险船“英迪兰斯”号就被威德尔海的流冰所吞噬。 在威德尔的冰海中航行,风向对船只的安全至关重要。在刮南风时,流冰群向北散开,这时在流冰群之中就会出现一道道缝隙,船只就可以在缝隙中航行,如果一刮北风,流冰就会挤到一起把船只包围,这时船只即使不会被流冰撞沉,也无法离开这茫茫的冰海,至少要在威德尔海的大冰原中呆上一年,直至第二年夏季到来时,才有可能冲出威德尔海而脱险。但是这种可能性是极小的,由于一年中食物和燃料有限,特别是威德尔海冬季暴风雪的肆虐,使绝大部分陷入困境的船只难以离计威德尔这个魔海,它们将永远“长眠”在南极的冰海之中。所以,在威德尔及南极其他海域,一直留传着“南风行船乐悠悠,一变北风逃外洋”的说法。直到今天,各国探险家们还倍守着这一信条,足见威德尔海的神威魔力。
- 评论(0)
发表评论 TrackBack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